第一章 发酵工程(B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发酵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果酒发酵相关微生物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通过观察气泡是否产生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醋酸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2.下列关于细菌和酵母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酵母菌培养基比细菌培养基有更高的碳氮比 B. 通常细菌的生长速度比酵母菌快,菌落比酵母菌落大 C. 通常细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酵母菌培养基用过滤除菌法除菌 D. 血细胞计数板既可用于酵母菌的数量测定,也可用于细菌的数量测定 3.下列是某同学分离高产脲酶菌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选择农田或公园土壤作为样品分离目的菌株 B.在选择培养基中需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C.适当稀释样品是为了在平板上形成单菌落 D.可分解酚红指示剂使其褪色的菌株是产脲酶菌 4.《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酢成,衣沈(通“沉”),反更香美。日久弥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 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现代发酵制醋时常进行通气搅拌,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以利于醋酸菌生长 5.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通常用采摘的鲜茶经过数道工序制成,富含多肽、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黑茶刚制成时有酒香气,滑润甘甜,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茶制作过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 B.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C.黑茶发酵可以将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 D.新茶发酵完成后要进行灭菌并密封,有利于茶的长期保存 6.嗜盐单胞菌是一类嗜盐微生物,能够在高pH、高盐和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生长。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微生物利用多种碳源发酵产生的高分子聚酯的总称,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等许多优秀性能。下图为实验室利用嗜盐单胞菌生产PHA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嗜盐单胞菌能够节约淡水资源,还能建立抗杂菌污染的开放式发酵系统 B.实验室用嗜盐单胞菌发酵产生PHA时,需要提供无氧等发酵条件 C.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D.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PHA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题。 小曲白酒清香纯正,以大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型微生物霉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细菌。酿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化主要是利用霉菌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液样品的蒸馅产物有无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C.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发酵坛密封不严 D.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立即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8.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