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70659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五)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8633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五)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和平期末)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据此可知,孔子在教学中(  ) A.注重文化知识教育 B.主张“有教无类” C.注重德育教育 D.教育弟子全面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可知,孔子在教学中,思想品德的修养占得比重大。 A项注重文化知识教育错误,孔子更注重德育教育,不符合题意; B项主张“有教无类”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注重德育教育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D项教育弟子全面发展错误,材料是对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对比,不涉及全面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孔子的教育主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023七上·和平期末)杜甫千古名篇《登楼》一诗中有“锦江春色来天也,玉垒浮去变古今”,此句描写的是一处伟大水利工程。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岷江 【答案】A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A项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符合题意; B项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不符合题意; C项灵渠是秦朝时修建的、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水利工程,不符合题意; D项岷江不是水利工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 3.(2024七下·期末)如右图,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盈足)”,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据题干“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盈足)’,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可知,明州港船舶众多,从事海外贸易的大都是富豪之家,这说明当时海上丝路贸易兴盛,选项C正确; 题干现象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政府重视贸易管理、重农抑商政策弱化,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16七下·惠民期中)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①a唐朝历经618年﹣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说法正确,②b和辽、西夏并立的北宋,它的都城是东京,不在上京,说法不正确,因而含有②的选项A和选项C不符合题意;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中,金是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说法不正确,因而含有③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④d元朝历时1271年﹣1368年,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