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77512

湘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春)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3次 大小:569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春)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遗传与变异 一 填空 1.人体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都是人的性状。如人的肤色、脸型、五官长相、高矮胖瘦、性格特点都是人的性状。 2.人的常见性状:有无卷舌、有无耳垂、有无酒窝、有无美人尖、拇指能否弯曲、双手嵌合哪个拇指在上、单双眼皮…… 3.菊花的后代是菊花,猫的后代是猫,这种现象叫(遗传)。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有区别,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爱打洞,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是(变异)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是(变异)现象。 5.一品红(父本)+紫岫玉(母本)=秋洁晚红;公马+母驴=驴骡;公驴+母马=马骡。 6.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 7.(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他是最早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人。 8.生物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和交换规律。 9.控制遗传特征的物质———(基因)。 10.(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11.利用(嫁接)方法改良果树品种,利用(杂交)方法选育动物良种。 二 答图 分析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我们与父母性状相似个数平均数值比同学更高,说明:子代与亲代更相似,但也有不同。 三 简答 1.家畜从哪里来? 答: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 2.袁隆平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袁隆平目睹粮食饥荒的现实,立志让粮食增产,用科技战胜饥饿。历经10年磨难,做了成千上万个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启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单元 化石 一 填空 1.化石是古生物在地层中留下的遗体、遗迹、遗物石化而成的。 2.在珠穆朗玛峰发现海螺化石,推测珠峰很久以前是(海洋)。 3.常见的活化石有:银杏、苏铁、扬子鳄、白暨豚、中华鲟…… 4.1822年,英格兰医生(曼特尔)最先发现恐龙化石。 5.认识恐龙 a.霸王龙:体形粗壮高大,牙齿圆锥状,适合压碎骨头,后肢粗大强壮,前肢短小。很凶猛。 b.三角龙:身材中等大小,四足,全长6∽8米,高2.4∽2.8米,重5∽10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眼部有两根角状物。群居、食草。 c.剑龙:背部有17块巨大的骨质板,尾带4剌,四足行走,前肢短,有5趾,后肢长,有3趾,尖喙无牙,嘴里两侧有小牙。群居,食草。 6.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a.恐龙死后,尸体未被破坏前,被迅速掩埋起来。 b.恐龙肌肉腐烂,只留下骨骼。 c.恐龙的骨骼被石化。 d.经过地壳运动,使化石暴露。 7.恐龙化石出现约在2.4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 二 简答 马的演化过程 马的类型 体型大小 前肢趾数 后肢趾数 始祖马 狗那么大 4 3 草原古马 小马那么大 3 3 现代野马 长2.2~2.8米 1 1 2.古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 答:古生物学家工作过程如下①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子;②编号整理和包装化石标本;③在实验室进一步清理、组装化石;④将化石复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3.我们来“考古” ①准备工具:刷子、铲子、小锤等;②分区编号,按区域依次挖掘寻找埋藏的“化石”;③小心挖掘,拍照并记录编号;④把所有化石挖出来以后,用清水洗干净;⑤观察每块骨骼“化石”的特点;⑥完成组装。 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腐烂前尸体被掩埋;肌肉腐烂,留下骨骼;骨骼被石化;由于地壳运动,使化石暴露。 三 连线 四 按时间顺序编号 第三单元 能 源 一 填空 1.燃料可以给我们提供(热能)(动力)和(光能)。 2.常见的燃料有①以前多为草木②现在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也叫化石能源,亦称不可再生能源,它们所含的化学能最终都来自(太阳能)。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