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79641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3423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西夏,北宋,并立,教案
  • cover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2课,包含三个子目: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合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唐亡后五代十国政权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也存在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政权与北宋并立。在政权分立的时期,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极大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也说明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课上承第6课《北宋的政治》,下启《金与南宋的对峙》,有重要的过渡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与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初步具备文本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小组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的答案,但是缺乏专注力和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此外,本课知识点较繁杂,学生尚不能深刻理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交融,需要教师悉心讲授。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基本状况,通过对北宋与辽和西夏和战关系的学习,理解其历史影响和发展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识读北宋与辽和西夏和战形势图,掌握学习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史料的研读与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掌握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初步习得解释、论证历史观点的基本技能。(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图文史料的研读,理解这一时期诸政权之间的频繁交往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对民族交融的促进作用,认识其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2.难点:如何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下的民族关系以及如何从多角度认识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史料研读法、情境创设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出示影视作品封面)同学们知道这些热播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吗? 【学生行为】观看封面,思考问题。 【教师导入】中国的历史是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那么,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学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理解不同政权的频繁交往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新课讲授 第一篇 契丹族与党项族 知识点一:契丹族的崛起 【教师讲授】(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讲授契丹族的崛起史: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