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87228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4631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联考,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三章第三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词语描述中,属于△H<0、△S>0的化学变化的是 A. 春风化雨 B. 滴水成冰 C. 蜡炬成灰 D. 聚沙成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春风化雨不包含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滴水成冰不包含化学变化,故B不选; C.蜡炬成灰是放热反应,△H<0;烃燃烧变为CO2和水,△S>0,故C选; D.聚沙成塔不包含化学变化,故D不选; 答案选C。 2. 自加热食品的加热包主要成分有:生石灰、氯化钙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H<0 B. 使用时须向加热包中加入沸水 C. 活性炭有利于反应物附着并充分接触 D. 加热包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危险事故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H<0,故A正确; B.反应本身放热,无需加入沸水,故B错误; C.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反应物附着,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故C正确; D.加热包中生石灰、铁、铝等对湿度非常敏感,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危险事故,故D正确。 答案选B。 3. 合成氨反应[ ]中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B. 反应过程中存在—NH—、等中间产物 C. 适当升高温度能提高一段时间内的产率 D. 图①→②的过程吸热,图③→④的过程放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A项错误; B.从图中可知,断键产生的氮原子能逐一和氢原子结合形成—NH—、和,B项正确; C.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所以在达到平衡前升高温度(在不影响催化剂活性的情况下,即适当升温)能提高一段时间内的产率,C项正确; D.图①→②是N≡N键断裂过程,断键吸热,图③→④是N—H键形成过程,成键放热,D项正确; 故选A。 4. 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加入几滴NaOH溶液 B. 配制溶液,需用盐酸溶解固体 C. 溶液常用作制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 D. 盛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加入几滴NaOH溶液,抑制硫离子水解,和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产生难溶性,导致配制的溶液变浑浊,为抑制盐的水解反应,在配制溶液时需用盐酸溶解固体,然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与盐类水解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与Cu反应生成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与盐类水解无关,故C符合题意; D.水解产生NaOH,NaOH会和玻璃中的反应生成,溶液有黏性,会将玻璃塞黏在试剂瓶上,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 工业上在400~500℃、常压时用合适的催化剂生产,发生反应 (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高效生产,应该使用催化剂并尽可能提高体系温度 B.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增大 C. 只要选择最佳的反应条件,和就能全部转化为 D. 该反应400℃时的平衡常数大于500℃时的平衡常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温度较高可能导致催化剂失去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