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91422

湘艺版音乐六下第五单元 京调 苏三起解 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393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音乐,六下,第五,单元,京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音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时备课 单位名称:xx小学 课题:《京调》《苏三起解》 适用年级: 六年级下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京剧音乐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剧的重要标志。一方面,作为戏曲的有机成分,它对剧中人物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以及剧情的发展、场景的渲染和气氛的供托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它又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巨大魅力。 2.教材分析 1、《京调》是根据京剧西皮流水曲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再配上轻快流畅的乐队伴奏,全曲洋溢着活泼喜悦的情绪。 2、《苏三起解》属于西皮唱腔,选自我 出卷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 3.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 2.通过欣赏《京调》《苏三起解》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 三、学习重难点 1.感受京剧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 四、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京调》《苏三起解》 2、通过听赏,进一步感受京剧音乐魅力。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播放京歌《唱脸谱》听完请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生:…… 师: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 出卷网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同学们应该知道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有很多的戏曲种类,而这首歌曲中就有戏曲色彩,你觉得它属于哪种戏曲呢? 生:京剧 。 师:是的,这个蓝脸、红脸、白脸等是京剧当中的脸谱,每个脸谱都代表京剧当中的人物形象。而京剧还是我国的国粹。你对我们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 生:……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 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欣赏小生的简单动作,学生一起来模仿,教师带领做) 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师: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教师做简单的花旦动作,女同学一起学着做一做)。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 师: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曲儿,请大家说说这段小曲儿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行当的? 2.欣赏《苏三起解》 并提问这段属于哪个行当的哪种唱腔。 3.再次聆听《苏三起解》 请学生判断京剧与歌曲的唱腔区别(如果答不出,那么教师用声音示范真声与假声,再让学生做出判断。) 4.唱一唱 师带生练习《苏三起解》并模仿西皮唱腔 三、欣赏《京调》 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与《苏三起解》有着相似之处的《京调》,同学们来听听它的第一主题,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分析这首歌曲的情绪,分辨歌曲中所使用的乐器。 2.分析它与《苏三起解》的联系 写出《京调》第一主题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引子 + A)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体会节奏和主题的变化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写出《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B。 (板书:引子 + A + B )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 出卷网接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