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03019

2024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课件(7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7546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明,亚欧,PPT,73张,课件,融合
  • cover
(课件网) 2024中考 复习 历 史 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目 录 CONTENTS 01 考点分析 02 能力提升 考点分析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1.古埃及文明: 位置 非洲尼罗河流域 文明 代表 (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和权力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狮身人面像 2.古巴比伦文明: 位置 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文明 代表 《汉谟拉比法典》 (1) 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2)内容:从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意义:通过法典的内容能够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局部图 3.古代印度文明: 位置 印度河、恒河流域 文明 代表 种姓 制度 内容 等级名称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掌管祭祀 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力 刹帝利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地位最为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不可接触者”) 文明 代表 种姓 制度 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本质 维护奴隶主贵族,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利益的社会等级制度 影响 激化了社会矛盾,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文明 代表 佛教 创立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 教义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地位 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课标内容补充 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后来,为了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1. 胡夫金字塔原塔高约146米,基底每边长约230米,用石约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极为雄伟壮观,但后来的金字塔却越修越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埃及( ) A.王权逐渐衰落 B.建筑技术退步 C.自然资源短缺 D.宗教信仰改变 A 2.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古埃及人赞扬法老:“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据此可知,古埃及( ) A.奴隶制高度发达 B.法老具有无上权威 C.天文学成就突出 D.专制统治不断加强 B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5年1考;考查要点: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5年2考;考查要点:古希腊神话的特征、罗马建筑艺术),以及亚历山大帝国(5年1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