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音乐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9506691
【2022新版课标】中学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如歌的行板》-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154729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课件
,
教案
,
如歌的行板
,
单元
,
下册
,
2022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之一)》第1课《如歌的行板》。 【教材分析】 《如歌的行板》是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之一)》第1课欣赏课,《如歌的行板》 采用了复三部的曲式。 抒情、 悠长的民歌曲调配合着复调式的衬腔, 反映着帝俄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 在演奏时, 四件乐器通常都加上弱音器, 从而使其音色都带有朦胧、暗淡的色彩。 【学情分析】 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弦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旋律的特点。 (二)艺术表现 能鉴赏作品并用真挚优美的感情哼唱音乐。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让学生了解音乐不是表现事物本身, 而是直接表达人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 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感知和体验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享受音乐过程中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鉴赏作品并用真挚优美的感情哼唱音乐。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常见的演奏形式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独奏、合奏是我们经常学过的演奏形式,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部作品是一首四重奏,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四重奏?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四重奏是以弦乐四重奏为主的一种乐曲形式。四重奏:在四重奏的领域中,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而且数量也最多的一种形式。弦乐四重奏的乐器组合通常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把大提琴,另外也有作曲家是采用大、中、小提琴各一把,再加上一把低音提琴的组合,但数量并不多。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它名字就叫作《如歌的行板》(书写板书《如歌的行板》)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品的背景:《如歌的行板》作者是柴可夫斯基[俄],他一共写了六首室内乐作品,以《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最优秀, 其中以第二乐章 《如歌的行板》最为突出,经过弦乐四重奏演奏家们的再创造,《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更为动人。1869 年,柴可夫斯基住在基辅附近卡门卡他妹妹的庄园里。 有一天, 他正在写作歌剧 《女妖》 的管弦乐伴奏谱, 突然听到窗外有人唱歌。 柴可夫斯基被这动人的歌声吸引住了。他走出房门,发现唱歌的人是个泥瓦匠。柴可夫斯基问明这支歌名叫 《凡尼亚坐在沙发上》 以后,又请求他再唱了一遍, 并记下了这首民歌的曲调。 柴可夫斯基十分喜爱这首朴实的民歌。 他先把它收编在他的钢琴二重奏 《俄罗斯民歌五十首》 里, 后来又用它作为 《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 并把这个乐章取名 《 如歌的行板》。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该作品的作者:彼得依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1893),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1840年3月7日出生在佛根斯克一个贵族家庭里。10岁开始学习钢琴,柴可夫斯基的父亲希望儿子学习法律,把他送进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新教材)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渔舟唱晚》《百鸟朝凤》《二泉映月》课件+素材(2025-03-26)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会师歌》课件+素材(2025-03-24)
人音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桑塔露琪亚 教学设计(2025-03-23)
其他版本初三上学期《歌剧漫谈》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3-25)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采花》教学设计(2025-03-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