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10548

第6课北宋的政治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9241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6课,北宋,政治,教案,格式
  • cover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北宋的政治”是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主要包括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王安石变法三部分内容。本课是学习宋元时期历史的第1课,对于形成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认知有着重要作用。而本课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前两方面内容,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关系,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本是本课的核心,而重文轻武政策既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延伸,也是其结果。北宋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为加强皇权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做功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基于以上对本课内容的分析,本课前两个知识点都是相当重要的内容,而王安石变法子目是新教材增添的内容,主要是要让学生对此次变法的动机、经过、结果具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接触历史这门课的时间较短,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还抱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本课是政治史,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七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也有限,只有调动学生兴趣化难为易才能适应学生认知特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宋代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迹的知识,比如一些文学名人和政治人物,也会有宋朝腐败和屈膝求和的印象。 教学目标 (一)掌握北宋建立与统一、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和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史实,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二)能够从史料和地图中提取信息,总结北宋政治的特点。(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三)感受范仲淹、王安石的革新精神,通过北宋政治的弊端认识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的内容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实施的原因(北宋建立初面临的新形势)及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教科书、戏曲、历史图片、文字史料、历史地图、表格、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政治形势:藩镇割据 武将专权二、应对措施: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三、深远影响:文治昌盛 武功不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照婵娟。———黄梅戏《女驸马》师:在这个戏曲片段中出现的琼林宴是什么?师:很好,同学们的文化常识储备很丰富。琼林宴就是北宋一段时间内皇帝为科举考中的进士们准备的宴会。其实,历观北宋一朝,除了像琼林宴这样的大型宴会,皇帝们还会举办一些极具政治意味的宴会。今天,我们就通过北宋帝王们所举办的宴会看一看北宋政治的发展。 生:是皇帝为科举考中的进士们准备的宴会。 通过演唱戏曲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同时也引出本课的主线:北宋的帝王宴会。 一、太祖开宴以集权 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师: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北宋,定都开封(东京)。在这里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会被成为北宋呢?师:后一个宋朝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呢?师:为什么一个被称为北宋,另一个被称为南宋?北宋的统一师:好的。那么北宋是如何进行它的统一大业的?请同学们结合北宋的统一路线图,来思考一下图中反映了北宋统一过程中所用的策略和方针是什么?北宋形势图(1111年)师:我们再来观察北宋的形势图。思考一下,北宋完成全国统一吗?过渡:在赵匡胤完成统一大业的同时,他也在为了维护北宋王朝的稳定而做出努力。接下来,我们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