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16727

选择性必修二易错知识点(答案)

日期:2024-11-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820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择性,必修,易错,知识点,答案
    知识点填写(选择性必修2)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概念:一定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的数量特征: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①样方法:(1)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 弱 、活动范围 小 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2)取样原则:随机取样。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适用方形地块;“等距取样法”适用狭长地块。(3)样方内个体计数原则: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边界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及其夹角②标记重捕法:(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 强 、活动范围 大 的动物。(2)计算公式:种群数量= (M:第一次捕获个体数n:第二次捕获个体数m: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用标记重捕法。(x)纠正样方法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能够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中,种群出生率约等于零。(x)纠正出生率≈死亡率 使用样方法调查密度时,对于落入样方边线的样本,一般来说取上边,左边,左上顶点的样本,而不统计下边,右边,和其它三个顶角的样本。(√)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x)纠正偏大 用标记重捕法对一池塘的草鱼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第二次用小网眼捕鱼调查得到的草鱼种群数偏小(x)纠正偏大 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种群的"J"形增长 (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 (2)数学模型: 公式:Nt=N0·λ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 Nt: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曲线图 2.种群的“S"形增长 (1)条件: 存在环境阻力 (2)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3)数学模型 K值,K/2值的应用:①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增加K值②防治有害生物:降低K值,在种群数量达 K/2之前开始防治,确定合理载畜量K值,指导渔业捕捞:在>K/2开始捕捞,捕捞后种群数量要达到K/2 自然界中一定空间存在一定的环境容纳量, 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 形曲线。(√)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细胞计数板规格25×16型,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mL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计数。5个中格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估算1mL 样品中有酵母菌2.4×104 个。(×)纠正2.4×103 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1/2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J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常表示为λ,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少。(x)纠正J型增长曲线增长率=λ-1,S型曲线的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x)纠正K值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可能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条件已遭到破坏 环境容纳量是一成不变的(x)纠正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 自然界中一定空间存在一定的环境容纳量, 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 形曲线。(√)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食物、气温、干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等都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x)纠正病毒,和食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三、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