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美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时备课 单位名称: xx小学 设计者: 课题:四年级(下)《静物一家》 课时: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构图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课型:绘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活动:布置学生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 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你带的是什么 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二、寻找生活中 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三、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四、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 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 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 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 美观。 五、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六、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 主要的物品是什么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七、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八、交流评价 1.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