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37568

4.《望海潮》《扬州慢》对比阅读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238582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41张
  • cover
(课件网) 扬州杭州浪涛间,双城风华映潮头 ———《望海潮》《扬州慢》对比阅读 提到江南,你会想到什么?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还是杏花烟雨,绿柳扁舟,或是涉江采莲的女子,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我们每个人眼里的江南都不一样,然而无一例外,都是如诗如画般的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柳永和姜夔的脚步,畅游古江南。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以及词的相关常识,了解创作背景。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诗歌,梳理层次,理解词的内容。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铺陈和点染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习目标 壹 了解文化常识 1.词产生于(   ),兴盛于(  ),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     2.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 ),因词“合乐而歌”,故又称( )或( )因词的句子往往长短不齐,故又称( )。 3.(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是一首词调的名称,它决定词的( )、( )、( )。  一首词可以没有(   ),但绝不可没有(   )。 隋唐 宋 诗余 曲子 曲子词 长短句 标题 词牌 字数 句数 平仄 标题 词牌 词的相关知识 柳永 北宋前期(约980—约1053)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又称柳七(因排行七)。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在宋真宗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词不胫而走,宋仁宗听后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一次终于通过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奉旨填词柳三变。” 姜夔 南宋后期(约1115—约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入仕途,漂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谄媚逢迎侯门。 姜夔工诗词、善书法、深谙音律,自度十七首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贰 城市记忆———望海潮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由于它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自古就是繁华之地。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北部、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东南名郡”著称于世,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杭州。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 写作背景 投赠之作 望 海 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qǐ),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 柳 永 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 这首词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