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48348

第三单元 解读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6566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单元,解读,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解读 至情至性 理趣盎然 第一章 课标解读 目 录 目录 第二章 内容解读 第三章 学习目标 第四章 整体设计 第五章 学习评价 第一章 课标解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学习目标与内容 (1)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提示 (1)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 (2)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 (3)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业质量水平 1-3 有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在文学鉴赏和语言 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第二章 内容解读 单元导语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诵读经典佳作,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本单元选文跨度大 ,魏晋至明代。选文契合单元主题“至情至性”,又理趣盎然。需要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 课文选篇 选文特点 本单元综合选取了魏晋至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体式多样,基本涵盖了“表”“志” “序”“辞”“传”“记”六种,略有“古代散文史”的模样。这些文章都是“事”“情”“理”融为一体的佳作。 学习提示 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要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把握文意;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还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会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单元研习任务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代散文佳作,体会古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把握文章承载的文化观念,从中受到陶冶,汲取智慧,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深人研读单元选文,在反复诵读涵泳的基础上,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理解作者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赏析文章的章法和细节:学习自主选择角度欣常古代散文作品。 学习目标 3.结合体验与思考,进行对比与联系,集中研习古代散文;全面、深入地认识古代散文的体裁特点、艺术手法和多样风格,并尝试接触、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 4.在研习单元选文的过程中,理解古人是怎样“修辞立其诚”的;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封书信,做到说真话,述真知,抒真情。 第四章 整体设计 课时安排 第一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