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55443

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北京专用)(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7791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组卷
  • cover
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北京专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023·广东广州)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2023·山东菏泽)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3.(2023·广东广州)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 4.(2023·广东广州)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盒反映了当时( ) A.中外交流的现象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宦官专权的局面 D.儒家学说的兴盛 5.(2023·青海西宁)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喇家遗址”“唐蕃古道”、玉皇阁、丹噶尔古城、乐都瞿昙寺等记载着青海的历史和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打孔石器、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 A.盲目性、排外性 B.封闭性、保守性 C.单一性、狭隘性 D.多样性、开放性 6.(2023·山东菏泽)隋唐时期,洛阳、江都、余杭等成为著名的经济城市(下图)。这主要得益于( )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A.繁盛的内河航运 B.便利的海运交通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经济重心的南移 7.(2023·湖北宜昌)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8.(2023·广东广州)当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 ) 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9.(2023·湖北武汉)阅读下列图表,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369~1398年(洪武时期) 1403~1424年(永乐时期) 来华使节 平均每年次数 约6次 约15次 总次数 183次 318次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哥伦布远航 10.(2023·广东广州)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 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辛丑条约》的危害 C.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