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83783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414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9课,对外开放,教案
  • cover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九课 对外开放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3课,包含“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个子目,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984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建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课与前两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较为完整地讲述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伟大的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联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本课内容也为讲述下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铺垫。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这对学习本课的对外开放打下了知识基础。这一年级的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图文理解和材料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概括出对外格局的特点,但是学生尚不能完全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联,因此学生要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知道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开放意识。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 完善;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时间轴和历史地图,了解对外开放时间、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和加入世贸组织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通过史料,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掌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 认识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培养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的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 2.难点: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理解实行对外开放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情境创设法。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出示课件)汉有丝绸之路推动朝代兴盛,唐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促进文化交流,元有马可·波罗来华对中西方交流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明有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家间的和睦相处,而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纵古观今, 【学生行为】了解思考汉来的对外交往概况。 【教师导入】同学们纵古观今,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开放使国家富强,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发展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寻找答案! 新课讲授 第一篇 大胆尝试———经济特区的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