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85836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2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816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37张,课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22课,下册
  • cover
(课件网) 22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1905—2004),诗人。又名臧瑗望,笔名何嘉等,山东诸城人。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作者简介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创作早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新中国成立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其中《有的人》《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课本。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 作者简介 《有的人》写于1949年11月1日。新中国成立不久,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革命人民隆重纪念鲁迅的盛况,深切地追忆了鲁迅为人民战斗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 写作背景 俯 垮 不朽 情愿 初读课文 读读写写 多音字 俯(fǔ) 垮(kuǎ) 不朽(xiǔ) 情愿(yuàn) 处 (到处) (处理) chù chǔ 初读课文 多音字 (俯)身 政 (府) fǔ fǔ (附)加 fù (垮)台 kuǎ (跨)越 kuà (挎)包 kuà (愿)望 yuàn (原)因 yuán (源)头 yuán 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 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 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 ) 宁愿;宁可。( ) A.情愿 B.不朽 C.伟大 D.牛马 C D B A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诗歌,关注诗歌标点的停顿,关注诗行与诗节之间的停顿,读出诗歌语言的节奏感。 初读课文 22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 2 3 4 5 6 7 || 哪两种人 || 不同人生观 不同结局 || 【随堂学习任务单】 诗中两种人的做法和结局有什么不同?请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分 (第2-4小节) 做法 骑在头上 俯下身子 愿做野草 只为自己 甘为他人 烂得更早 到处是野草 下场可悲 结局 分 (第5-7小节) 甘于奉献的人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一味索取、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 2 3 4 5 6 7 总起 (第1小节) 虽生犹死 虽死由生 摔垮 永远记住 刻入石头 被举得很高 死了却还活着 活着已经死了 读读诗歌第1小节,说说诗歌写了哪两种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品读课文 活:肉体还在 死:精神已亡 死:肉体不在 活:精神永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压迫人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像鲁迅那样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 对比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对比阅读诗歌第2—7节,说说这两种人的人生观和结局有什么不同。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对比学习诗歌第2和第5小节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品读课文 摔垮 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和对革命者的无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