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9236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关于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的研究与思考(20159)(共4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03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46张,20159,思考,研究,题的
  • cover
课件46张PPT。关于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 语文试题的研究与思考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李凌起 2015年新课标卷的七大变化现代文阅读部分 由点对点的局部考查,转变为点对面的全面考查;由单纯的文本分析,过渡到拓展分析;不再是看读得细不细,而是看懂不懂。 文言文阅读部分 (1)断句考查成为稳定题型。实践证明,断句题确实更能考查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与理解文句的能力。 (2)引入文化常识考查新题型。没有文化背景,对文本往往只能一知半解,阅读本身也是对文化传统的了解与传承。 名句名篇默写 继承2014年的方式,不再简单的填写上下句,而是在理解基础上填写相关句子。死记硬背已不适应备考要求,理解背诵现在是大势。 选考部分 拉近小说与实用类文本的难度,小说选文更通俗平易、更接近现实生活,题目更易上手;传记则选文与命题均增加了难度。另外,实用类文本,也有考新闻体裁的可能,阅读量将大大增加。 成语考查 继承2014年的方式,不再简单地判断正误,而是以填空的形式,结合语境对近义成语进行辨析,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了。近义成语的辨析上要下工夫。 衔接考查 回归传统,不再用排序的形式,而用选择填空的形式,重点考查对语言侧重的把握能力。 写作 倡导自然、真挚的文风,向“模式化作文”“伪作文”选战,不再用寓言故事类材料,而是用事实类材料,更强调写作的现实意义;不再让议论文 一统天下,刻意要求写书信体。 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命题特点1、命题选材,仍为社科类文本,阅读障碍较少,更易学生理解。 2、命题强调了阅读的整体性与开放性,点对点的简单对比减少。 3、题型设置形成新格局,三道题由点到面,由文内到文外,形成一个合理的梯度:表述正误———理解正误———拓展分析。 4、思维含量增大,强调对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重视逻辑分析。 5、Ⅰ卷,难度大大高于Ⅱ卷。 几点启发1、要适应新形势,在整体阅读理解的训练上下功夫,找对策。 2、要改变学生答题时,点对点对比的简单思维方式,要强化其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3、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要有所提高。 4、要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训练。 社科文本占主导的原因 第二板块 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 这是2015年高考变化最显著的一部分,在2014年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一步,不再单独考查实词、虚词,信息筛选类题目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调整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实词与虚词的理解能力,其实完全可以从翻译体现出来,另设题目其实有重复之嫌;信息筛选类题目的考查功能越来越弱,已变成“傻瓜题”,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1)断句题的位置稳固下来,并由第5题提到第4题的位置。断句能力确实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至为重要,通过断句可以对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考查。 (2)新加了文化常识题,位于第5题的位置。没有文化背景的阅读,只能是一知半解,增加这一道题,体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 (3)第6题文意理解,仍强调的是对于文本细节的准确把握。 (4)第7题翻译,难度稍逊于前两年,对于推断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这可能是从题型变化会造成考生有所不适,所以有意降低了难度,应该不会是一种常态和规律。断句命题所依循的基本原则: 1、能否准确把握句子结构 2、能否对标志性词语有准确认识 3、能否对文言的句法特点有所认知 4、对句意能否有较为准确的理解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几点启发 (1)要在句法结构的分析上多加指导。 (2)要引导学生认识文言句法的基本特点。 (3)理解是根本文化常识 1、考查面广,今年两套题涉及到的有科举、官制、庙号谥号、君位承继、姓名字号等。 2、知识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