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7597

1.《胡同文化》课件 (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6149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拓展,语文,中职,高教,学年,2024
  • cover
(课件网) ———汪曾祺 HUTONGWENHUA 胡同文化 01 课前分享 提起北京, 你会想到什么?   有人道:北京有三绝。   第一绝是古老精致的石狮子。威猛的狮子,总是令人肃然起敬。我国最有名的石狮子,当数北京天安门前的两对巨型石狮,庄严威猛,象征中国古老的文明。   第二绝是北京的小吃。都说:“到北京,不吃北京小吃,那不白来了吗?”其中北京烤鸭是具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 北京的第三绝就是———胡同也有文化。有人说,没去过北京的胡同,算不上真正了解北京。 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没办法目睹北京石狮子,也无法品尝北京小吃,但我们可以通过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来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 胡同 hú tòng 也叫“里弄(lòng)”“巷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它是沟通当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胡同,是北京,苏州的一大特色。但苏州称为“巷弄”。 胡同大概算是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态。作家以敏锐而细致的观察,介绍着胡同的诸多特性:建筑方位上的方正感,名字由来的市井味儿,胡同的小而多,离闹市区的近又似乎远,胡同与四合院的连成一体……总之,与胡同相关的方方面面、种种情景,都说明得绘声绘色,饶有兴味。这不但给人以知识,而且为阐释由胡同形成的胡同文化作了铺垫。 02 文学常识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创作小说,受沈从文指导。 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胡同文化》是作者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作者久居北京,非常熟悉北京人的生活,对现代文明进步大潮中北京胡同的没落,充满复杂难言的感情。 北京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读了这篇文章,许多读者也许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创作背景 03 整体感知 chēng 生字词 lǐn léng yān luò cēng jiāo jiàn tòng 椒盐 房檩 腌萝卜 摞 棱角 噌的一声 国子监 胡同 镊子 niè 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划分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5-12段):写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第一部分(1-4段):写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三部分(13-15段):写北京胡同的衰落,抒发感情。 04 内容探究 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 北京胡同的特点: ①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使得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②取名有各种来源,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③宽窄不同可反映出住户的阶层不同。 ④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百姓因此生活方便。 形状———正 名字———俗 数量———多 环境———静 内容探究 北京胡同的特点 请依次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请依次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 ①封闭文化———居住“安土重迁”;交际“独门独院”(6、7段) ②知足文化———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8段) ③闲适文化———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9段) ④隐忍文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10、11、12段) 作者是如何安排“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这两部分内容的? 内容探究 作者在第5自然段指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