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资源开发依托教材版本信息 学段 初中 科目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鲁科版(2012) 教材上下册 上册 章节 第八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 2 课时 资源开发所属知识图谱层级信息 知识点 ID 编号 知识点名称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学目标 1.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 关注近亲结婚的危害。 3. 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教学难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区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各环节设计意图等可根据各学科特点设计,各环节可自行编辑。 前置知识 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递的不是能否卷 舌的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那基因在亲子代间是如何传递的呢?父 母是如何把基因传给子代的呢?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人类子代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是亲代父母双方产生 的生殖细胞。因此,精子和卵细胞就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桥梁。这也是性 状遗传的实质。那么,基因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如何存在的呢? 问题探究 1、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样吗? 2、子代是如何保持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一致的呢? - 1 - 合作探究 释疑解难 3.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相比有何不同呢? 4、如果用 A 表示能卷舌的基因,a 表示不能卷舌的基因,由受精卵 Aa发 育成的孩子能否卷舌? 5、如果把子一代的豌豆种下去,让它进行自花传粉,那么子二代又会是 怎样呢? 6、为什么近亲结婚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大? 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 2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