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05410

22 《师 说》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第六版2020 下册 同步教学(劳动版)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519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教学,同步,下册,2020,第六
  • cover
(课件网) 22 师 说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课文研读 整体把握 思想内容 论证特点 2020版 下册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苏轼称之“文起八代之衰”。 后一节 回目录页 作 者 简 介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凭借门第和父辈世禄就可以做官,不必参加科举考试,所以都不愿意求学,反而视从师为一种耻辱。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有关记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但韩愈不顾流俗,广招门徒,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引领来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本言虽名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向社会陋习开战。 前一节 回目录页 写 作 背 景 后一节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标题中的“师说”,应当如何理解? 2.作者批评了怎样的陋习,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回目录页 整 体 把 握 前一节 后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师说,意思是说说从事的道理。师,在这里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说,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往往由一个具体的事情或现象引发见解,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杂文或短评,篇幅一般不长;写法灵活,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重视文采,行文波澜起伏,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初中时学习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是这样的作品。 标题“师说”的含义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作者批判了“耻于从师”的陋习,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观点 返回 阅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梳理重点词句。 2.引用原文回答: (1)作者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2)择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3.本段文字论述哪几层意思?本段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论题的? 4.画出本段的结构层次图。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课文研读1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表凭借。译为“用来… …的”“… …的凭借”;下文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所以”,表原因,译为“… …的原因”。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主谓结构,主语部分是“其闻道也”。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动宾结构;“知其年之先后知于吾”也是动宾结构,“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为宾语。 重点词句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1)作者认为教师的职责是 。 (2)择师的根本目的是 。 (3)择师的标准是 。 引用原文回答: 传道受业解惑 师道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第一层(前四句),论述从师的必要性。 第二层(后几句),论述从师的正确途径。 层次、层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结构层次图 ①师 传道 受业 解惑 人 ———有惑 不从师 ———惑不解 (“学者”必有师) ②生乎吾前者 生乎吾前后 闻道 无贵 无贱 无长 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返回 阅读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梳理重点词句。 2.本段通过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认识和做法。试引用有关材料,填写表格。 3.如何理解表格中的第二层对比? 4.本段是从什么角度阐述论题的?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课文研读2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主谓结构,主语部分“欲人之无惑”是一个动宾结构。 2.而耻学于师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与“吾妻之美我者”的“美”用法相同。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正常顺序应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