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16514

第一单元 整理与收纳 教案(共2课时) 新苏教版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

日期:2024-11-26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8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单元,整理,收纳,教案,2课时
  • cover
第一单元 整理与收纳 日常收纳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学会如何对个人物品进行分类和归纳,了解日常收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衣物、书籍、文具等各类物品的正确收纳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整理书包、衣柜开始,逐步掌握收纳技巧。 通过小组互动交流,分享各自收纳心得,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责任感,理解有序的生活环境是良好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基础。 通过收纳活动,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形成珍惜物品、爱整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收纳前后对比的照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日常收纳重要性的思考。 二、讲解演示(约20分钟) 解释日常收纳的原则,例如:按类别区分、合理利用空间、定期整理等。 分别演示衣物、书本、文具等不同物品的收纳方法,包括折叠衣物的技巧、书籍的摆放方式、文具盒的整理等。 三、实践操作(约40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项收纳任务(如整理书包、整理课桌抽屉、整理班级图书角)。 在教师指导下,各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学习。 四、成果展示与交流(约15分钟)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收纳成果,并阐述收纳思路和方法。 全班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点评,共享好的收纳经验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学习要点,强调日常收纳的重要性和长期坚持的习惯养成。 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收纳知识运用到家庭生活中,让父母也能感受到他们的进步和变化。 以上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四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日常收纳的基本技能,同时深化他们对于劳动价值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闲置物品巧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闲置物品的概念及其处理的意义,如环保节约资源、优化生活环境等。 学习并掌握几种处理闲置物品的方法,如捐赠、交换、改造利用等。 过程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对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盘点,并尝试用学到的方式进行合理处理。 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合理处理闲置物品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珍惜物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闲置物品及它们被有效处理后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处理闲置物品以及如何处理。 二、知识讲授(约20分钟) 1. 解释闲置物品的概念,说明为何要合理处理闲置物品。 2. 分享多种处理闲置物品的方式: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或机构;在班级内或社区进行物品交换活动;将物品改造成新的实用工具或装饰品;或者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出售等。 三、实践活动(约30分钟) 学生分组,每人列出自己的一些闲置物品,然后小组讨论如何最佳地处理这些物品,制定具体方案。 鼓励学生按照讨论的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如组织一次班级内的闲置物品交换活动,或将部分物品进行改造再利用。 四、总结与评价(约10分钟) 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处理方案及实施情况,教师点评并引导全班共同总结,强化闲置物品处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鼓励学生将这一理念带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动。 注意:在进行实践活动时,需确保安全,尊重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在网络交易中泄露隐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