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636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41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12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 cover
第12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1.说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阐述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事实。 2.概述忽必烈改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认识元朝能够统治全国的重要原因。 3.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1)背景:12世纪,北方草原分布着许多部落,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混战不已,给广大牧民带来了灾难。 (2)概况:1206年,蒙古各部推戴 铁木真 为大汗,尊称为 成吉思汗 ,蒙古国建立。 (3)影响: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想一想:成吉思汗能够完成蒙古草原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他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1)原因:统一已成为当时蒙古草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根本原因。成吉思汗的个人才能与努力是其能统一蒙古的重要原因。 (2)贡献: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创 建和完善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包括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制定法律,分封子弟等;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建立元朝:1260年, 忽必烈 即汗位,1271年定国号为 元 ,第二年以 大都 为都城。忽必烈就是 元世祖 。 (2)统一全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 南宋 灭亡。 1279 年,元朝统一全国。 (3)抗元斗争:元军南下时,南宋的状元宰相  文天祥 率领军民,奋起抵抗。他被俘后英勇就义,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4)忽必烈改革 目的 巩固大一统,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分别掌管 政事 、军事、监察 在地方:今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由 中书省 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立了十个 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 元 朝 边疆管辖 设立 澎湖巡检司 管辖台湾和澎湖;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土司 制度 治理农业 忽必烈多次下令禁止 蒙古贵族 圈占农田做牧场 又设立 大司农司 ,专管农事;并将“ 户口增 , 田野辟———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 为便于南粮北运,供应大都,忽必烈下令开凿和疏浚 大运河 ,并开辟了海运航线 3.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1)背景:元朝的 统一 ,使全国各族人民有可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2)表现 ①各民族之间往来频繁,和平共处。 ②进入中原的 契丹 、渤海以及其他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③从波斯、 阿拉伯 等地来到中国的人,长期与其他各族杂居,互通婚姻,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你认为合适吗 请说说理由。 综观成吉思汗一生的功过:①统一蒙古各部,建 立蒙古政权,创建和完善了一系列国家制度,结束了蒙古各部之间的长期混战,符合人民的愿望,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为蒙古摆脱金朝的压迫和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创制蒙古文字。对蒙古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加强国家管理起了重要作用。③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尤其是西征,极大地改变了亚欧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蒙古军的残酷屠杀,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浩劫,尤其是对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文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西征也打破了各小国的封闭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西交通畅通无阻,有利于欧亚人民的共同进步。 总之,从成吉思汗的主要事迹来说,他不失为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一代天骄”是恰如其分的。 【探究问题二】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1)我们充分肯定元朝统一 的历史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