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641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明清的文化艺术》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150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21课,明清的文化艺术
  • cover
第21课 明清的文化艺术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 2.熟记明清时期四部古典小说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学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3.列举明清时期绘画戏曲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4.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预习导学 1.明清小说 (1)概况: 明清 时期,我国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 《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 通常被称为“四大名著”。 *议一议:汤显祖的《牡丹亭》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神奇的爱情故事,抨击了束缚人性的封建礼教。 (2)四大名著 著作名称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为背景,叙述了 魏、蜀、吴 三足鼎立的故事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以北宋末年 宋江起义 为题材,揭示了———官逼民反” 的社会现实,描写了人民群众英勇反抗统治者剥削压迫的事迹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叶 塑造了 孙悟空 这一敢于反抗压迫,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形象。具有浓郁的 浪漫主义 色彩 《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 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叙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抨击 封建礼教 ,揭示了 封建社会 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议一议:为什么在19世纪初会流行“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 2.绘画和戏剧 (1)绘画 ①明朝:浙派:多为宫廷画院里的专业画家, 师从 南宋 画风,代表人物有戴进、 吴伟 等。吴派:以业余作画的文人为主,技法上仿效 元人 ,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 唐寅 、 董其昌 等。 ②清朝:清初:以 石涛 和 朱耷 为代表的 “四僧”最有创意。清朝中期:以 郑燮 、金农等最有影响,号为———扬州八怪” ,他们的山水、花鸟、人物画不拘一格。 (2)戏曲 ①背景: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的安定和 城镇经济 的发展。 ②表现:明朝戏剧家 汤显祖 的《牡丹亭》。 3.《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明清两代进行过规模巨大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其主要成就有 明成祖 时修成的《永乐大典》和清代 乾隆年间 纂修的《四库全书》。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 明朝的古典小说、戏剧等在继承前人传承之上, 有所发展。其中不少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这是由于明朝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明朝有哪些特点呢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朝中后 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思想的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必然带有反封建色彩。 问题二 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史实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提示:从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历史真实的角度思考) 历史著作的要求是应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 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 问题三 《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提示:从《红楼梦》的内容、思想、艺术成就来分析) ①《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②《红楼梦》创造了一个宏大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