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643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39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 cover
第三单元 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明清 第15课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1.说出明朝建立的史实,列举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复述靖难之役和明成祖迁都北京。 2.说明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从而认识明朝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史实。 3.解释何为八股文并正确认识八股取士的影响。 4.重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八股取士及其影响。 1.明朝的建立与制度 (1)明朝建立 ①背景:元末,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红 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加入义军,后掌握一支部队,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下,灭掉了其他割据势力。 ②建立:1368年春, 朱元璋 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明朝,他就是 明太祖 。 (2)加强君权 ①目的:保证 明朝 的长治久安。 ②措施: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 三司  ,分管民政、刑狱和 军政 ,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 中央 负责;在中央,取消中书省,废除 宰相 制度,提高 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 *议一议: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1)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异:唐太宗把皇权与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 2.明成祖迁都北京 (1)迁都北京 ①迁都: 1421 年, 明成祖 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②影响:有利于控制全国的 政局 ,有利于抗击北方 蒙古人 的南侵,有利于经营 东北地区 。 (2)加强君权 ①继续执行 削藩政策 。对藩王 恩威并施 ,削夺藩王的军政权力,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②正式设立 内阁 ,由皇帝亲自从官僚中选拔,在皇帝的指挥下协助办理政事。 ③重用 宦官 ,成为与内阁相抗衡的力量。 *想一想: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①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 理朝廷事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 ②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丞相一职在封建社会最早设置于什么时候 它的职能是什么 废丞相起到了什么作用 丞相最早设置于秦始皇时期, 是辅佐皇帝的助手,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元璋废丞相一职,将其权力分散给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就大大加强了皇权。 【探究问题二】有人说:“明朝的科举考试 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也有人说:“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想一想:哪一种说法对呢 为什么 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 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探究问题三】锦衣卫是什么样的机构 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 。明成祖时设东厂,明宪宗时另设西厂,都由皇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察百官和京城百姓,侦缉官兵的言行。厂卫特务机构成为专职皇权的可靠支柱,这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