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 题 3.1.1一元一次方程(2)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第 11 周 共第 28学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过程 与 方法 进一步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 学 难 点 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一、预习反馈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一设:恰当的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问题中的未知量; 二找: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三列:利用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个人加减 二、展示交流 自主学习: ( 2x-3=5x-15 ) 把X=3代入方程的左边把 X=3代入方程的右边 5X-3=5×3-15=0 2X-3=2×3-3=3 左边≠右边 X=4,5,6时呢 X=4叫做方程2x-3=5x-15的解.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合作学习: 例:X=1和x=2中哪个是方程2x-2=x+1的解 x 1 2 3 2x-2 x+1 小结: 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 1.将数值代入方程左边进行计算; 2.将数值代入方程右边进行计算; 3.比较左右两边的值,若左边=右边,则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 个人加减 三、拓展提高 对于方程4χ=24,容易知道χ=6可以使等式成立, 对于方程1 700+150χ=2 450,你知道χ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我们来试一试: 先来填下面的表格: x123456… 1 700+150x … 于是我们知道当x=5时,1 700+150x的值是2 450,方程1 700+150=2 450中的未知数的值应是5.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个人加减 四、巩固检测 请你判断下列给定的t的值中,哪个是方程2t+1=7-t的解? (1)t=-2 (2) t=2 (3)t=1 个人加减 五、归纳小结 1.方程的解: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个人加减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83习题3.1第3、7、8题; 2.填写《课时配套练》中 3.1.1一元一次方程. 个人加减 七、预习作业 自主预习课本P81-82中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等式的性质: 性质1:在等式两边都同时加上(或减去)_____(或式子),结果仍然相等. 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_____的数,结果仍然相等. 2.解关于x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_____的形式,_____的性质是转化的而重要依据. 个人加减 八、课后反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