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39786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83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三下,学期
  • cover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要求在规定答题区域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不断影响语言,使语言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既然文化负载词反映的是一种语义空缺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也可以说是对应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 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如汉语中反映民族生活环境的“黄河”“长城”在国外不存在,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表达自然现象的语言中。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诸如以上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 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语义上的空缺。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所指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涵义空缺类的文化负载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o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dragon”。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用“Long”作为“龙”的译文就是这个原因。语用规范空缺是指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一种表达在某种语言中有其独特的语用范围。而在另一种语言中相应的表达不具有此语用范围。如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上哪呀”,而用这样的话来和老外打招呼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让人反感。 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文化负载词是语言与文化的统一体,其翻译应该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让读者在自己的文化框架中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吸取源语的文化养分。 (摘编自陈晓丹《从语义空缺角度谈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 材料二: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这个概念饶有意味,其“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特定民族在浸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这里就是将核心词的意义突显出来了,有点近乎我讲的“个体载像”的意味。即虽是单个的词汇,但因其具备承载性的代表意义,所以就是文化关键词,承载着远超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