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4388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65610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年级
  • cover
郑州市 2024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C(曲解文意,“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 久”有误。) 2.(3 分)C(A 项程度夸大。“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 量与监督”有误,应是“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 B 项扩大范围。“古代中国社会”有误,应是“古代中国乡 村社会”。D 项逻辑关系有误。“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 ‘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有误。) 3.(3 分)B(B 项讲的是农民抗灾保苗,不能作为材料 一观点的论据。) 4.(4 分)①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 生态学思想。②尊重长辈。③耕读并重。④互助合作。 (每答出一点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 分)①材料一:意在表明在当今的乡村振兴中应 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助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或“助力当前农业的绿色转型”),培养懂农业、善经营 的新农人,继续发展“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合作 经营方式。②材料二:意在表明在当下中国,可借鉴传统农 1 耕文化中的宗族形式,在社区构建“拟宗族”的利益共同体, 通过基层互助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3 分)B(“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也过于好强和活 泼”说法不当。) 7.(3 分)D(“写四点五种花生的情节”没有“直接的 议论评价”。) 8.(4 分)①表明四点五出生时生命卑微,与他现在的 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四点五生命力旺盛、热爱生活的 形象;②使他出生时的情形与成年后的状况形成对比,令读 者思考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深化文章主旨;③四点五出生时 的可怜弱小,与前文生命力饱满、干劲十足的形象形成反差, 使文章再起波澜;④让读者知晓四点五这一奇特名字的由 来,解除悬念,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使作品完整缜密。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6 分)观点一:是。理由:①作者在文中表现了米 筒木讷老实、不善与人交往、缺乏创新意识和改变精神的形 象特征,这些都不是值得褒扬的特点;②作者还通过肯定四 点五身上的开朗幽默、善于交往、勇于打破常规等特征来反 2 面衬托米筒,暗含对米筒的批判;③作者直接进行议论来表 达对米筒的批判,如用“空茫”“重复”“不需要”“可以 ‘没有’”等词语来表达对米筒的看法。 观点二:不是。理由:①米筒虽然木讷老实,不善与人 交往,缺乏创新意识和改变精神,但也淳朴厚道,自尊自重, 安分守己,他身上体现了作者对复杂真实人格的思考;②作 者说米筒和四点五是一对反义词,并非对他们一贬一褒,而 只是认为他们性格不同;③作者把米筒这个人放在整个村庄 背景上进行呈现,不是要对他个人进行批判,而是要表达对 “村庄风气深深影响了生活在其间的人”这一主题的思考。 (“观点”1 分;“理由”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 给 5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给分。“理由”与“观点”必须一致才能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CFG(原句标点: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 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 11.(3 分)D(《谏逐客书》中“疏士而不用”的“疏” 意思是疏远。) 12.(3 分)D(“向秦国恭敬卑微地谢罪再乞求援助”有 误,文中洪迈认为,应该谦恭地向齐国谢罪,寻求齐国的支 援。) 3 13.(8 分) (1)天下诸侯将借着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疲敝,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