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87

人 生 的 境 界[上学期]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3040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期
  • cover
课件23张PPT。1人 生 的 境 界作 者 简 介归 纳 提 要发 散 思 维 课 堂 总 结拓 展 视 野布 置 作 业板 书 设 计觉 解 指 数 重点解读 2作者简介3宗璞和父亲冯友兰45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人. 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原:追究6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有哪几个层次? 3、中国哲学的任务具体是什么?4、未来的哲学可能是怎样的?归 纳 提 要7重点解读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如何解释这个词? 8根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②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重点解读“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92.“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 请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中的这句话。 重点解读103.“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重点解读114.“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用辩证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 重点解读125、分析下面各例中人物的人生境界 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 重点解读13 芸芸众生皆为利 “五一”将过,儿子吵闹着要去公园,并要我给他买卡布达、铁甲小宝、鲨鱼辣椒、蜻蜓队长等玩具。我和妻带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日新月异的聊城。欲转乘无人售票车到南环路,一出租车司机见我一家三人步行,戛然停车,热情相请:“上车吧。”妻还在问多少钱时,我已打开车门,儿子就爬了上去,舒舒服服地到了姜堤乐园,快快乐乐地玩到下午三点。出了公园,上了公交车,往城里返。车子开动了,我看到车往东走,一会儿就到了汽车站的南北大路———贯穿聊城的中心大街。咦,这么近?来时的“夏利”走西路有十公里路,现在走东路,才五公里…… 重点解读14 大无大有周恩来 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这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公私之分古来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党始。1998年是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也是划时代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是这个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私有制,要求每个党员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梁衡说,150年来,实践《宣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到如此绝妙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因为即使如马恩列也没有像他这样长期处于手握党权、政权的诱惑和身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