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图形的相似 7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基 础 练 练点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1.如图,小明探究课本“综合与实践”板块“制作视力表”的相关内容:当测试距离为5 m 时,标准视力表中最大的“E”字高度为72.7 mm,当测试距离为3m时,最大的“E”字高度为( ) A.4.36 mm B.29.08 mm C.43.62 mm D.121.17 mm 第1 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数学活动课上,为测量学校旗杆高度,小菲同学在脚下水平放置一平面镜,然后向后退(保持脚、镜和旗杆底端在同一直线上),直到她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旗杆的顶端.已知小菲的眼睛离地面高度为1.6m,同时量得小菲与镜子的水平距离为2m,镜子与旗杆的水平距离为10 m,则旗杆高度为( ) A.6.4 m B.8 m C.9.6 m D.12.5 m 提 升 练 3.立德树人宣扬传统文化《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量古井水面以上部分深度的办法,如图所示,在井口 A 处立一垂直于井口的木杆AB,从木杆的顶端 B 观测井水水岸D,视线 BD 与井口的直径 CA 交于点E,若测得 AB = 1 m ,AC=1.6 m,AE=0.4 m ,则水面以上深度 CD 为( ) A.4 m B.3 m C.3.2 m D.3.4 m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 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 DF 保持水平,并且边 DE 与点 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 测得边 DF 离地面的高度 800 cm,则树高 AB 等于( ) A.550 cm B.400 cm C.300 cm D.以上都不对 5.如图,在A 时测得一棵大树的影长为 4m ,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9 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是( ) A.4 m B.6 m C.8 m D.9 m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在某一时刻测得1m 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2m,在同一时刻旗杆 AB的影长不全落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楼房的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为 ,留在墙上的影长 2 m ,则旗杆的高度为( ) A.9 m B.9.6 m C.10 m D.10.2 m 7.如图①,长、宽均为 3c m,高为8cm 的长方体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盛有水,水面高为6cm,绕底面一棱进行旋转倾斜后,水面恰好触到容器口边缘,图②是此时的示意图. (1)利用图①、图②所示水的体积相等,求 DE的长. (2)求水面高度 CF. 8.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雷峰塔又名“皇妃塔”,某校社会实践小组为了测量雷峰塔的高度,如图所示在地面上C处垂直于地面竖立了高度为 2m 的标杆CD,这时地面上的点 E,标杆的顶端点 D,雷峰塔的塔尖点B 正好在同一直线上,测得 3m ,将标杆 CD 向后平移到点 G处,这时地面上的点 F,标杆的顶端点 H,雷峰塔的塔尖点B正好又在同一直线上(点F,G,E,C 与塔底处的点 A 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测得 5 m ,GC=60 m,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雷峰塔的高度AB. 9.小明利用刚学过的测量知识来测量学校内一棵古树的高度. 一天下午,他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带着测量工具来到这棵古树前,由于有围栏保护,他们无法到达古树的底部 B,如图所示. 于是他们先在古树周围的空地上选择一点 D,并在点 D 处安装了测量器CD,测得 再在 BD 的延长线上确定一点G,使 并在G处的地面上水平放置了一个小平面镜,小明沿着 BG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点 F时,他刚好在小平面镜内看到这棵古树的顶端A的像,此时,测得小明眼睛与地面的距离 1.6 m,测量器的高度已知点 F,G,D,B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EF,CD,AB均垂直于 FB,则这棵古树的高度AB 为多少米 (小平面镜的大小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 C 【点拨】由题意得 CB∥DF,∴∠ADF=∠ABC. 、 ∴ DF=43.62 mm. 2. B 【点拨】如图.∵ AB⊥BD, DE⊥BD,∴ ∠ABC = ∠EDC =90°. ∵∠ACB=∠DCE,即 3. B 【点拨】由题意知AB∥CD,∴∠CDE=∠B,∠C= ∴水面以上深度 CD 为3 m. 4. A 【点拨】AC = 150 c m =1.5m ,CD=800 cm=8 m. 在 Rt△DEF 与Rt△DBC 中,∵∠EDF =∠CD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