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1045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四导课堂”公开课: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炼字(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5360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考,PPT,25张,之炼字,鉴赏,古诗
  • cover
课件25张PPT。 ———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 湛一中 叶红梅千锤百炼始出来一字不同,境界迥异2、杜甫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贾岛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1 “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炼字的基本内容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早梅 》唐·齐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周邦彦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魏初绕闹直圆共又一肥老  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试题变形: (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2)此诗有点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 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 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高考链接 2008年高考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 “拳”和“———。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无拘生活的向往。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新密二高7答题步骤: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新密二高8这样写答案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新密二高9答题示例:   ? ? ? ?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炼字篇新密二高10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炼字篇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