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14510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748930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书 愤 陆游 学习目标 1.了解陆游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2.把握诗歌内容,提升诗歌审美鉴赏能力; 3.体悟诗歌“愤”的具体内涵,感受与学习诗人矢志报国的豪情。 4、熟背诗歌。 初 读 诗 歌 整 体 感 知 壹 读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生逢两宋之交,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一生都在坚持抗金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打击,但一直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复国大业。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作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 读作者 年少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行书。 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虽然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的父亲陆宰是有名的爱国志士。被罢官后去了东阳投靠当时的民间抗金团体,陆游6岁到9岁便是在山寨度过,这三年草寇生涯,陆游从小习得一身好武艺。 凄婉的爱情:君埋地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19岁这一年,陆游迎娶了表妹唐琬为妻。娶唐琬之前,陆游是出了名的书痴,12岁时就成了众人口中的神童,半步都不愿离开书斋。娶唐琬之后,陆游的心里眼里都是唐琬。然婚后三年,陆母以陆游沉迷,不思进取,以唐琬不能生育为由,让陆游休了唐琬。陆游不忍,百般无奈,只得又买了宅子,偷偷将唐琬安顿,可不久,就有人告密,陆游无法,忍痛休了唐琬。七年以后,二人再次相遇于沈园,唐琬已经改嫁,她与丈夫赵士程同游沈园。《钗头凤》 短暂的军旅生活 48岁这一年,陆游终于来到南郑抗金前线,这是陆游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一段时期,这是他期待了一辈子梦想落地的地方,他终于来到边关,匹马戍梁州。在南郑不久,张炎被撤回,陆游也被撤回四川,细雨骑驴入剑门,战马出征的梦想就此破灭。 陆游在川、陕生活的9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创作收获最多的时期。这就是陆游把自己的全部诗歌编为《剑南诗稿》、把自己的文章编为《渭南文集》的原因。 读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2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读标题 “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读诗正音 明诗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候不知道世事艰难,北望沦陷的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有如山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雪夜的瓜州渡口战船森列,大散关前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长嘶。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当年我曾徒然自许为万里长城,如今只可叹镜中两鬓白发早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和《出师表》名传后世,千百年来有谁能相提并论。 读情感词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思考: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愤”为诗眼,奠定了高亢、愤慨的感情基调。 深 入 研 读 仔 细 品 味 贰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