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主可控护安全 教学设计 课题 自主可控护安全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自主可控护安全》作为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本课教材设计科学合理,内容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贴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自主可控技术的概念,掌握硬件与软件自主可控的基本技术,从而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信息防护能力。教材编排清晰,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自主可控技术的理解,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性,理解自主可控技术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的关键作用,形成对自主可控技术的敏感性和关注度,提升信息安全意识。计算思维:学生能够理解自主可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软硬件自主可控技术的核心概念,通过案例分析或实践活动,培养运用计算思维分析和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和资源,自主学习自主可控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创新思维,探索自主可控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认识到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信息安全、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通过学习和实践自主可控技术,学生能够积极履行信息社会责任,为构建安全、和谐的信息社会做出贡献。 重点 了解自主可控护安全。 难点 掌握硬件与软件的自主可控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近期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新闻,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事件会发生吗?我们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简要介绍自主可控技术的概念,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观看新闻,对网络安全事件产生兴趣。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理解自主可控技术的概念。 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自主可控技术概述1. 使用PPT或白板,详细解释自主可控技术的定义、意义和应用领域打开PPT或白板,呈现自主可控技术的标题及关键定义。逐一解释自主可控技术的各个关键组成部分,如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等,并强调其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中的核心地位。举例说明自主可控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军事、金融、通信等,强调其对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2. 通过实例说明自主可控技术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如国产操作系统、自主芯片等展示国产操作系统的界面和使用案例,解释其如何避免外部技术制裁和信息安全风险。引入自主芯片的概念,说明其在提升计算机性能、保障数据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展示一些成功应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自主可控技术,我们在信息安全方面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环节二:硬件与软件的自主可控技术1. 分别介绍硬件自主可控和软件自主可控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保护信息安全使用图表或动画,展示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详细介绍硬件自主可控的意义,包括芯片、存储设备等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解释软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如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和更新,以及软件安全漏洞的自主修复。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硬件和软件自主可控技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构建信息安全防线。2. 通过动画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自主可控硬件和软件工作原理准备相关的动画视频或实物模型,展示自主可控硬件的制造过程和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演示软件系统的运行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