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感知奥林匹克精神。 2.识记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体会演讲词言简意赅,慷慨激昂的语言特色。 3.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感受奥林匹克复兴人们的喜悦,掌握演讲的技巧。 关于作者。 作者 生卒年 1863-1937 国籍 评价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 ”。 相关作品 著有《体育颂》《运动心理学试论》《竞技运动教育学》等。 顾拜旦 法国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五个环分别代表着五大洲,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 现代奥运会计划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创作背景 字音字词 1.结合文体特点,梳理观点思路。 快速阅读,结合关键语句,找出文章观点,理清演讲思路。 1、回顾五年历史:奥林匹克挺过世界大战。(第1段) 阐述奥林匹克 2、精神的内涵, 恢复奥林匹克 运动的原因。 3、赞扬与会人员,表达美好祝愿,畅想美好前景。 ( 第8-10段) (1)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平和与自信。 (第2-4段) (2)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 (第5段) (3)奥林匹克运动的特点:大众参与(第6、7段) 一是“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反衬。通过阐述1914年到1919年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 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展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以及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一般体育运动带给运动员的是勇气,是拼搏的乐趣,是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愉悦感;而奥林匹克主义带给人的是自信、平和,是美感和荣誉感。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1)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 (2)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 (3)体育能振奋人心。 作者认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顾拜旦的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同样强调了这一点。他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的,绝非仅仅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细读第7自然段,说说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 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但可以促进和平、公平、公正;虽“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 ”,但可以促进教育。“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