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8488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718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cover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老人与海》用简洁的文字塑造了鲜明的“硬汉”形象。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更是遭到了失败。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虽然大马林鱼没有被保住,但老人却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他在这些下层人物的身上赋予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老人在与鲨鱼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老人的精神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他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 长期以来,人们把评价圣地亚哥的形象停留在老人与外界困难之间的斗争上,认为这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精神,这样的分析未免浅薄。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等的斗争是大家可以看见的。它们象征了社会中的或明或暗的危险,但别忘了圣地亚哥是一个人在与危险作斗争。一个人的战争是残酷的,他既要与外界的敌人斗争,还要与自己斗争,而与自己的斗争是最关键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自己,打败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海明威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这就是他的“冰山”创作风格的体现,他说:“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作品是八分之一,读者的理解是八分之七。老人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斗争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割断钓丝和绳子,从而免受皮肉之苦,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与自己斗争,他调动自己的精神、毅力和智慧与困难和自己作斗争,他认为“痛苦在男子汉不算一回事”“我也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一个人在无依无靠时,人性中懦弱的一面会显露出来,这源于“本我”的原始性,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不足以表现人类的顽强进取精神。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人只有克服自然本性的“本我”,克服“自我”的弱点,才能达到“超我”的境界。老人正是在内心与“本我”和“自我”斗争,才成就了伟大的圣地亚哥和海明威。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圣地亚哥就是这样的勇士,海明威正是这样的英雄。 作家把创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海明威一生遭遇了很多变故,加之创作上的“瓶颈”,导致诽谤声四起,他于1951年创作《老人与海》,彰显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此后,病痛、流言、写作高度的不能逾越一直折磨着他,他不能突破自己,他选择了用死来捍卫自己创造的高度,他把自己定格在人生的辉煌巅峰。 (摘编自李兴春《<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与海明威》)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次出访古巴,习近平总书记都特意踏访海明威的写作之地。海边的栈桥、戏水的孩子、海明威爱喝的“莫希托”酒,都让他对海明威这位文坛硬汉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感悟。“《老人与海》描述的那种精神,确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的外国作家和作品中着重提及海明威和《老人与海》,足见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身处伟大时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