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9493

2.1.1 等式与不等式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2908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1.1,必修,2019,教版,数学,学期
  • cover
《等式与不等式(一)》教学设计 教材:湖南教育-出卷网-《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2.1.1节》 一、内容分析 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基本依据,凡是不等式的变形、运算都要严格按照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的地位不仅特殊,而且重要,它与高中数学几乎所有章节都有联系,尤其与函数、方程等联系紧密,因此,不等式也成为了高中教学中经久不衰的热点、重点,有时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的 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理解和掌握列不等式的步骤;能灵活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与式的大小,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理解不等式的性质1,2;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辨析、运用的综合思维能力,体会化归与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将不等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出来,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式子大小;不等式性质1,2;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建立不等式,准确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四、核心素养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五、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5课件;联网演示电脑. 六、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 ->微课学习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练习巩固 ->归纳小结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 问题导入 问题1:你能用不等式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1)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不超过60 km/h;(2)机动车的总高度不超过3.5m;(3)机动车的总重不超过10 t;问题2: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教材P32)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你能表示出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吗?问题3:某商店食用碘盐以单价1元销售,可以卖出2500袋。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50袋。若把提价后食用碘盐的单价设为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3000元呢? 1. 给出问题1,学生思考.2. 给出问题2,学生思考.3. 给出问题3,学生思考. 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并表示出不等关系 6分钟 (二) 微课学习 1.作差法比较大小:2.不等式的性质1,2: 回到问题1,2,3,请学生带着问题看微课. 剪辑微课授课,轻松、生动、精细. 7分钟 (三) 新知探究 讨论1:数学中的不等关系可以用哪些符号表示?讨论2: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的大小可以怎样操作?讨论3:不等式的对称性和传递性是怎样的? 利用微课学习不等关系和两个简单性质后,强化理解一下本节课主要内容. 依次给出讨论1、讨论2、讨论3,,学生先回答,教师再具体讲解. 深度理解作差法比较大小和性质1,2. 5分钟 (四) 典例剖析 例1.比较与的大小.(强化作差法的应用)拓展练习:1.比较与的大小.2.当时,比较与的大小.例2.糖水中含有糖,若再添加糖(其中,),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添加的糖完全溶解后,糖水会更甜。根据这个生活常识,你能提炼出一个不等式吗?试给出证明。 1.先给出例1,学生动笔解答,教师板演. 再依次给出拓展练习1、练习2,学生现场计算,然后提问学生的思路与结果.2. 给出例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如何转化?继续带着问题看微课,要求学生:高度集中精神;积极思考问题;齐声回答答案. 看微课后,呈现完整解答,进行解题小结:(1)(2)作差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步骤。 例1代表研究作差法大小的方法与步骤.两个拓展练习题在例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维度。例2代表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证明,强化了本节的作差法,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15分钟 (五)练习巩固 练习1. 比较大小:(1) 与;(2) 与;(3) 与.练习2. 若,比较与的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