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平衡移动原理的误解 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C2H5Br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C2H5OH B.新制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以提高新制氯水中HClO的浓度 C.摇晃可乐瓶,拧开瓶盖立即有大量泡沫溢出 D.用Zn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备H2时,常在稀盐酸中滴加几滴CuSO4 溶液 2.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W(g)+Z(g) ΔH<0(Z物质易被液化)。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W为有颜色的物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变浅 B.改变压强,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小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Z,正反应速率加快 3.如图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中均发生反应:X(g)+2Y(g) xZ(g)。保持温度不变,向M、N中各通入1 mol X和2 mol Y的混合气体,初始时M、N的容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x为何值,平衡时M、N中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相等 B.若x=3,达到平衡后X的体积分数关系:φ(M)>φ(N) C.若x<3,Z的平衡浓度关系:c(M)
3,达到平衡后Y的转化率:α(M)>α(N) 易错点2 相关图像分析不到位 4.(2024江苏苏州期中调研)CO2催化加氢制甲醇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4 kJ·mol-1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2 kJ·mol-1 压强分别为p1、p2时,将=1∶3的混合气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CO2的转化率和CH3OH(或CO)的选择性如图所示,CH3OH(或CO)的选择性可表示为×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的是CO的选择性 B.反应CO(g)+2H2(g) CH3OH(g) ΔH=-8.2 kJ·mol-1 C.p1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Z,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7.(2024江苏南通期中)羰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保持温度不变,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 CO和7 mol H2S,发生反应:CO(g)+H2S(g) COS(g)+H2(g)。反应t分钟时达到平衡,此时CO的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分钟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COS)= mol·L-1·min-1 B.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若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增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