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单元 夏日情怀 ———《彩云追月》教案 教学分析 《彩云追月》早见于清代,系著名的粤音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竖笛、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彩云追月》,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改编曲的独特韵味和深厚文化,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我国传统器乐音乐的欲望和兴趣。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声势律动、合作表现和自主探究等形式学唱歌曲,积极参与各类音乐体验活动。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用流畅优美,和谐统一的声音表现《彩云追月》,掌握切分节奏及作用,了解歌曲相关的背景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舒缓优美的旋律所表现诗画般的意境,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表现手法与乐曲意境的关系,掌握切分音及附点节奏并能用声势为旋律伴奏。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演唱《荷塘月色》并提问:这首歌曲在歌唱什么 (月亮)那你们还知道有关月亮的歌曲吗?(《月亮之上》、《月亮河》)引入新课。 (二)初步聆听 1.初次聆听这首关于和谐、团圆象征的月亮的歌曲,你觉得这首《彩云追月》有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呢?它的节奏是跳跃的还是平稳的,音乐情绪是抒情的还是雄壮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作曲家介绍 《彩云追月》这首音乐早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后经过改编与不同词作家的填词,使其生成了许多不同的器乐与声乐版本。我们来一起学习下这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谁吧:(请学生念)作曲家任光(1900—1941),浙江人,革命音乐家,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有《打回老家去》、《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还创作了许多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它创作于1935年,该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我们学习不单单要学习怎么歌唱,也要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更恰当的诠释这首作品。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本民族的音乐更是国家的象征与荣耀。 (三)再次欣赏 1、唱一唱:熟悉主旋律 问题:音乐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旋律:五声音阶 节奏:附点、切分 2、完整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思考:主题旋律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何不同?(三次演奏乐器不同) 4.分段欣赏 A段:边听边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变化特点? 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模进;重复等 B段:同A段音乐相比多了哪一个音?情绪有何变化?(“7”变宫) 多用装饰音) C段:同A、B乐段相比,第三乐段在意境表现上有何不同? 加入声势律动表现音乐。 (四)学唱歌曲 (1)老师出示歌谱,学生跟琴视唱一声部歌谱,提问:请你找出较难演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分享。(切分节奏)老师介绍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反复模唱节奏。 (2)老师引导学生演唱一声部歌词,提示:轻声演唱把月夜幽静和美好表现出来。 (3)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唱二声部,并进行巡视指导。 (4)老师引导学生初次尝试二声部合唱,并提示:互相倾听对方声音,注意声部的和谐统一。 (5)完整进行二声部合唱。老师提示歌曲情绪,要求学生轻声演唱把月夜幽静和美好表现出来,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六、教学小结 经典咏流传,好的艺术作品总是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彩云追月》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民族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无论是民乐合奏还是钢琴曲、歌曲还是其他版本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作品充满了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艺术神韵,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样的优秀作品一定会经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