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94348

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综合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96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教版,声音,训练,综合,奥秘,第三
  • cover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制作“土电话”时,若棉线比较松弛,则听到的声音与棉线拉直时相比( )。 A.声音小 B.声音大 C.没有变化 2.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在此过程中,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将( )。 A.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3.以下哪种动物依靠翅膀的摩擦或者振动发声( )。 A.蝉 B.鸽子 C.老鹰 4.如图,把正在播音乐的闹铃盖上钟罩,抽去罩内空气,听到的声音会( )。 A.变大 B.减小或听不见 C.不变 5.小华和夏利正在玩“土电话”(如图),小华对夏利说:“你好,夏利。”夏利听到( )。 A.“你好,夏利。” B.夏华没有听到声音 C.“你好,小华。” 6.敲击水量不等的杯子,( )发出的声音高。 A. B. C. 7.声音的强弱是指( )。 A.音量 B.音高 C.音色 8.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在对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上也选择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音量 9.下面能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土电话” B.打雷的“隆隆”声 C.小河淌水“哗啦啦”声 10.上课铃声一响,校园内不同方位的小朋友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朝着( )传播。 A.四面八方 B.前后方向 C.东西方向 11.以下做法中,不能起到保护我们听力的是( )。 A.不随便挖耳朵 B.远离嘈杂环境 C.长时间戴耳机听歌 1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速路旁建立隔音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我们能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大 二、填空题 13.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14.哺乳动物一般靠 的振动发声;鸟类靠 发声;蛇靠 与 摩擦发声。 15.噪声是听起来 的声音,如: 的喇叭声、 的轰鸣声、 的汽笛声等。 16.太空宇航员需借助无线电设备通话,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17.在空气、水、钢铁三种物质中,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 18.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19.我们的耳朵是由 、外耳道、听小骨、 、 、听神经组成的。 20.鸟类的发声器官是 ,哺乳类动物一般靠 的振动发声。 三、判断题 21.敲击音叉,然后用手捏住音叉上部两端,声音会消失。 ( ) 22.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薄的、 细的、短的、 紧的。( ) 23.声音以波的形式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24.大象的听力范围和人类不一样。 ( ) 25.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 26.对于同一发声体而言,其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都是可以控制的。( ) 27.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 28.在学校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 ) 29.土电话是利用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制作的。( ) 30.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 ) 四、连线题 31.下列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哪里传播?请你用线连一连。 在教室里回答问题 固体 通过土电话对话 液体 听浸没在水中的手机铃声 气体 五、简答题 32.人说话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试着解释一下。 3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工具,听力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请列举出2条。 34.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至少写出两点) 35.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 参考答案: 1.A 【详解】声音的振动能量被松弛的棉线吸收消耗一部分,松弛的棉线振动频率小,拉直后振动频率大。物体的振动频率越大,声音就越大。所以在棉线比较松弛时,听到的声音比棉线拉直时更小。 2.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