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17241

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8807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一模
    二〇二四年升学模拟大考卷(一)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史学家钱穆指出,我们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例如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自东汉到三国魏晋时代确又为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第一次“大变”是指(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史学家钱穆指出,我们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例如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自东汉到三国魏晋时代确又为一大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西周到战国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权力很大,并威胁到周王室,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夏朝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周时分封制取代世袭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元朝时行省制取代郡县制,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 隋朝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重要朝代。下列有关隋朝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隋文帝建立隋朝,以洛阳为都城 B. 隋朝短暂而繁荣,未能统一全国 C.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西南开发 D. 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隋朝速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D项正确;隋文帝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排除A项;隋朝统一了全国,排除B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的朝代是( ) A. 西汉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标志着台湾正式纳入中央管辖,成为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C项正确;汉朝和唐朝时,中央政府还未将台湾纳入管辖,排除AB两项;清朝为了管辖台湾地区,1684年设置了台湾府,1885年更是设置了台湾省,排除D项。故选C项。 4.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并没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后。故答案选C。 5. 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为文学的正宗,用来取代文言文。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主张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陈独秀的文章,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书。所以答案选C。 6.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以八路军为主作战的是( ) A. 保卫卢沟桥 B. 保卫平津 C. 血战台儿庄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