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2966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5207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月月
    2024年春来凤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共13 小题, 满分26分, 每小题2分) 1.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虫兽较多,深深影响着农耕时代的文明。下列最贴合此地农耕时代人类定居的是(  ) A. 洞穴 B. 干栏式房屋 C. 半地穴式房屋 D. 窑洞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那里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虫兽较多,适合住在干栏式房屋里,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与基因。如图文物中最能印证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C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3. 下面知识结构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措施 B.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C.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D. 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思想上,尊崇儒术,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军事上北击匈奴,因此该内容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B项正确;秦始皇推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等,地方是推行郡县制,并未尊崇儒术,而是采用法家思想治国,排除A项;宋太祖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且北宋初期北方是辽朝,其并未北击匈奴,排除C项;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 下图是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现存最早的养生运动导引图。该图反映了汉朝时( ) A. 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 出现民族交融趋势 C. 有强身健体的意识 D. 呈现统一国家的气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现存最早的养生运动导引图”可知,这属于我国古代的医疗保健体操。这充分证明,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利用体操运动动作为锻炼身体、防病治病的意识了,C项正确;图示的体操动作,体现不出休养生息的政策、民族交融、统一国家的气象信息,排除ABD项。故选C项。 5.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 ) A. 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 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 C. 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 “胡”“汉”隔阂完全消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说明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手工业技术;题干“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说明汉人喜欢少数民族的东西,向他们学习。因此题干主要说明是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排除A项;题干说明各民族之间经济上密切交往,但不能体现空前发展,排除C项;“胡”“汉”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排除D项。故选B项。 6. 学者曾经用“3+4+5=1”(一条完整的大运河)形容隋朝大运河,其中“3”寓意大运河的三个端点,“4”寓意大运河的四段,“5”寓意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涿郡、余杭、长安是其三个端点 B. 四段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淮水 C. 隋文帝在位时期开始修建 D.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