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26298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1课时 课件 (共14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727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2.1,PPT,七年级,苏教版,生物,初中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1课时 认识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学习重点:1.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能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师准备有关显微镜的发展史的视频或材料,引出主题“探索生命的器具”。 认识显微镜 阅读课本“认识显微镜” 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右边的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⑤ 目镜 ,⑦ 物镜 ,  反光镜 。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⑤] 目镜 和[⑦] 物镜 。 (3)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⑧] 粗准焦螺旋 ,能小范围升降镜筒的是[⑨] 细准焦螺旋 。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目镜 物 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4)能反射光线的是[ ] 反光镜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遮光器 。 (5)物像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倍数 × 物镜的倍数 。 ·导学建议· 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搬显微镜,自己找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说明用途,老师再进行点拨。 反光镜 遮光器 目镜的倍数 物镜的倍数 显微镜的使用 阅读课本中“使用显微镜”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取出与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一定距离,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 使 低 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 白亮的 圆形视野。 3.放置标本 把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通光孔 的中心。 低 明亮的 通光孔 4.调焦观察 (1)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 粗准焦螺旋 物镜 (2)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导学建议· 注意在观察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最低位置,观察时缓缓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观察课本中图2-2“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讨论和思考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主要是“三镜”,你能说出三镜是哪些结构吗? 答 由下到上为反光镜、物镜和目镜。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有“两旋两器 ”,其指哪些结构? 答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 ·导学建议· “三镜” 和“两旋两器” 是显微镜的重点结构,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老师应当重点分析、讲解。 小组讨论归纳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1)从目镜中看,标本上的“d”字是什么字?从目镜中看到的像有何特点? 答 标本上的“d”字是“p”,从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答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为什么? 答 不能看清。因为光线不能透过纸片到达目镜。 (4)在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上”字,我们应该往什么方向移动标本,才能使它到视野的中央。 答 向字所偏方向移动标本,即向左上方移动标本。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越多,还是越少?视野是越明,还是越暗? 答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导学建议· 很多学生还不明白镜子的成像原理,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下镜子的成像,然后再来讨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