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9372

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期中模拟押题卷01(全国卷,第1—11课)(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60062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解析,原卷版,11课,全国,押题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期中模拟押题卷(统编版全国通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1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图片资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洗刷民族耻辱 B.实现经济腾飞 C.推动国家解放 D.巩固新生政权 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前筹建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这直接反映出人民政协( ) A.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B.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C.通过协商监督民主 D.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 3.关于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本保障 B.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完全统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4.家国情怀如表为新中国评选的部分特级战斗英雄。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是( ) 人物 事迹 董存瑞 人民解放战争,舍身炸碉堡 杨根思 抗美援朝,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 邱少云 抗美援朝,执行潜伏任务时在烈火中牺牲 黄继光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 A.勇于牺牲保家卫国 B.严于律己保守秘密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无私奉献敢于创新 5.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上述场景的出现( ) A.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体现了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改变了我国长期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下框歌谣显示的是( ) 三月桃花是清明,大小田亩要查清;穷人个个有田分,牛犁车耙都有份。 四月蔷薇雪里青,坏蛋分子都肃清;打倒地主斗恶霸,封建势力扫干净。 A.新中国成立开辟了新纪元 B.西藏人民庆祝了和平解放 C.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7.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表格内容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 地主和富农 占农村人口不到10% 占有土地70%———80%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90%以上 占有土地20%———30% A.必要性 B.影响 C.内容 D.性质 8.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称,“中国在不能制造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的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较多的时间”。这说明我国( ) A.加快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性 B.实现工业化的条件尚不成熟 C.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艰巨性 9.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样币。该图的主题体现了( ) A.“一五”计划已经取得成就巨大 B.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勇气 C.国民经济工农比例的严重失调 D.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 10.对于“人身自由”的表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所不同(如下)。由此可知,我国1954年颁布的宪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