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设计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第5课《龙船调》。 《龙船调》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第5课欣赏课,《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歌舞曲,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生动画面。歌曲为多乐句乐段,句式长短不一,徵调式。 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湖北民歌旋律的特点以及表达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鉴赏歌曲并用优美的声音哼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体验湖北地方民歌的特点,拓展学生们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一)教学重点: 1、能鉴赏歌曲并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二)教学难点: 1、能鉴赏歌曲并用优美的声音哼唱歌曲。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你们听过哪些和船有关系的民歌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是一首湖北民歌,它名字就叫作《龙船调》(书写板书《龙船调》)。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歌舞曲,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生动画面。歌曲为多乐句乐段,句式长短不一,徵调式。下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该作品的背景: 背景资料 《龙船调》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湖北利川一带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后经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叙卿和黄业威收集整理,加工润色,改为表演唱《龙船调》,利川亦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龙船调》以《种瓜调》为基础,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词义更加精练,旋律更加流畅、优美动人。 (二)走进音乐,分句欣赏 教师:聆听歌曲开头,听听这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明亮高亢、自由流畅,给人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下面跟着钢琴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聆听音乐,听听下面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段音乐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郁。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更加强化了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下面跟着钢琴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聆听音乐,听听下面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