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42408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1.1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日期:2025-09-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261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过程,实验,杂交,性状,相对
  • cover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习目标】 1.基于豌豆花的特点,联系人工授粉,归纳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分离定律,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基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提出假说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培养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认同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4.通过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学会分析后代相关遗传因子组成及计算相对性状的比例。(科学思维)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自主预习】 一、遗传规律中常用的符号及概念 1.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自交 杂交 雌性 雄性 2.基本概念辨析 (1)传粉类 Ⅰ.两性花和单性花 Ⅱ. 自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Ⅲ. 异花传粉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Ⅳ.父本和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 父本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 母本 。 (2)交配类 Ⅰ.杂交:不同种、属的动物或植物进行交配或结合。广义上是指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如AA×aa、Aa×AA。 Ⅱ.自交: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义上讲,遗传因子组成 相同 的个体间进行的交配均可称为自交,如AA×AA、Aa×Aa、aa×aa。 Ⅲ.测交:F1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主要用来推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Ⅳ.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正、反交是相对而言的,如正交为Aa(♀)×aa(♂),则反交为 aa(♀)×Aa(♂) 。 (3)性状类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Ⅰ.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 同一 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Ⅱ.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 显现出来 的性状。 Ⅲ.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Ⅳ.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 和 隐性性状 的现象。 (4)遗传因子类 Ⅰ.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 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 隐性性状 的遗传因子。 (5)个体类 Ⅰ.纯合子(纯种):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自交后代 不发生 性状分离。 Ⅱ.杂合子(杂种):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自交后代 发生 性状分离。 二、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操作方法 1.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交),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纯种 。 (2)具有多对 易于区分 的相对性状,且能 稳定 地遗传给后代。 (3)豌豆花较大,便于人工杂交操作。 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 去雄:除去母本 未成熟 花的全部雄蕊 ↓ 套袋:套上纸袋,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  传粉 :待去雄花的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 ↓ 再套袋: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保证杂交所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实验过程 正(反)交: P(亲本)    (♀)高茎×矮茎(♂)     ↓ F1(子一代)    高茎     ↓ F2(子二代)   高茎∶矮茎 性状分离比    3 ∶ 1 反(正)交: P(亲本)    (♂)高茎×矮茎(♀)     ↓ F1(子一代)    高茎      ↓ F2(子二代)   高茎∶矮茎 性状分离比    3 ∶ 1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提出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决定的。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成对 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