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58295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念故乡》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6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四,2024,九年级,音乐,初中,人音版
  • cover
第四单元《念故乡》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7-9年级的音乐教学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念故乡》一课与课标中的能感受音乐并演唱歌曲,积极参与创造活动相对应。 第一项:"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 第二项:"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 第三项:"积极参与创造活动"。 第一项维度目标是过程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为感受,学习内容是音乐。 第二项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为演唱,学习内容是歌曲。 第三项维度目标是过程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为参与,学习内容是活动。 教材分析 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这部交响曲描述了作曲家踏上新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印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远离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音乐主题是从波西米亚名额中提炼出来的,并吸取了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特点,用五声调式写成,旋律富有歌唱性,朴实有没,情深意浓,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后来,这段音乐由他的学生填上歌词,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该曲传入我国后,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先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重新填词。歌曲为 c大调,拍子,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为该曲的基本节奏,曲式结构师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加补充乐句。第二部分(b)的节奏与第一部分相同,只是提高了音区,旋律中的和声内涵为下属和弦,形成对比,很有新鲜感。最后两小节的补充,是在前一小节音高不变的基础上,将音的时值扩展,给人以稳定的终止感。 学情分析 12-13岁的少年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逐渐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音乐作品,对音乐的优美特征已有一定程度的感知判断能力,他们开始发展自己对待特定艺术家和特殊艺术作品类型的兴趣。随着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如影视、广播电声技术等,使音乐的大众拥有化成为现实,从而深刻的影响若人们欣赏的内容、方式和需求。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感情变化时期,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还不能满足需要,因而他们更热衷于与情结密切相关,能够表达原始感情,其歌词语言通资的流行音乐所以这一时期是他们个体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3、过程方法目标:设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略以情感为纽带,做好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二、导入新课: 1、初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吧! 谈话:我们初次感受了这段音乐,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讨论:音乐有什么特点? (从音乐要色上分析)音色呢? 2、简介英国管 3、再次聆听讨论: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作曲家在抒发着自己怎样地情感呢? 三、简介作曲家及乐曲背景 师:作曲家是谁?为什么会有则样的情绪呢? 1、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农村。他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因家境清贫,没有条件上学,工作多年后有了积蓄,才获得进入拉格附音乐学校学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