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0873

【精品解析】【培优卷】2024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5分式方程 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4152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培优卷,2024年,教版,数学
    【培优卷】2024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5分式方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若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则m的值为(  ) A.-2或-1 B.-1或2 C.1或2 D.-2或1 【答案】D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解析】【解答】解:,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x+1)约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得2x2-(m+1)=(x+1)(x+1),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2x-m-2=0, ∵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 ∴x(x+1)=0, 解得x=0或x=-1, 将x=0代入x2-2x-m-2=0,得-m-2=0,解得m=-2; 将x=-1代入x2-2x-m-2=0,得1+2-m-2=0,解得m=1, 综上,m的值为-2或1. 故答案为:D.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x+1)约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并整理得x2-2x-m-2=0;由分式方程的增根就是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可求出x=0或x=-1,进而根据分式方程的增根是将分式方程转化得到的整式方程的根,故将x=0或x=-1,分别代入x2-2x-m-2=0即可算出m的值. 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分式 章末检测)已知公式 ( ),则表示 的公式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 :D。 【分析】将方程的右边利用异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通分计算,然后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去分母,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R2-R)即可得出答案。 3.(2023七下·瑶海期末)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且 D.且 【答案】D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及检验 【解析】【解答】解:∵分式方程, ∴a-1=2x+2, ∴, ∵分式方程的解是负数, ∴, 解得:a<3, ∵a-1≠0, ∴a≠1, ∴a的取值范围是a<3且a≠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再求出a<3,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4.定义:如果关于 x的分式方程 的解等于 我们就说这个方程是差解方程.如:就是一个差解方程.如果关于x的分式方程-2是一个差解方程,那么m的值为(  ) A.2 B. C. D.-2 【答案】D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及检验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的解为x=, 将x=代入分式方程,得2m=m-2, ∴ m=-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差解方程的定义可得方程的解,将解代入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1小时后他们分别到达各自的终点A与B,若仍从原地出发,互换彼此的目的地,则甲在乙到达A之后50分钟到达B.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 A.2:3 B.3:5 C.3:2 D.3:4 【答案】A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甲的速度为v1千米/时,乙的速度为v2千米/时,根据题意知,从出发地点到A的路程为v1千米,到B 的路程为v2千米,从而有方程: , 化简得:, 解得:,因为是负数,所以舍去. 故答案为:A. 【分析】设两人的速度为未知数,根据“甲在乙到达A之后50分钟到达B”,得到等量关系: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列出方程,求得甲乙的速度之比即可. 6.某校举行少先队“一日捐”活动,七、八年级学生各捐款3000元,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人均多捐2元,“…”,求七年级学生人数.解:设七年级学生有x人,则可得方程题中用“…”表示缺失的条件,根据题意,缺失的条件是(  ) A.七年级学生的人数比八年级学生的人数少20% B.七年级学生的人数比八年级学生的人数多20% C.八年级学生的人数比七年级学生的人数多20% D.八年级学生的人数比七年级学生的人数少20% 【答案】D 【知识点】列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七年级学生有x人, ∴为七年级学生的人均捐款数, ∴为八年级学生的人均捐款数, ∴(1-20%)x为八年级的人数, ∴缺失条件为八年级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