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738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导学案 鲁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15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历史,上册,24课,承上启下,魏晋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4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导学目标 1、记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和思想成就,包括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等。2、知道佛教的盛行及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3、提高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重 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和思想成就 难 点 理解佛教盛行的原因和无神论思想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复习 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这项成就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贾思勰是哪一时期的人?他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出示复习问题,观察学生复习情况 独立思考,组内互助,组间交流 重点关注复习不认真的学生 研习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1、王羲之和《兰亭序》2、顾恺之 1、东晋书法之集大成者是谁?他的书法具有怎样的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怎样的美誉 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什么?2、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谁?他的画具有怎样的特点?代表作有哪些? 1、投影几种书法字体,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的发展变化。2、简介王羲之,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3、引导学生思考王羲之书法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导学生欣赏教材图片4、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特点。介绍顾恺之的代表作及其绘画特色。 1、讲述书成换白鹅的故事,体会王羲之的治学品质及其爱鹅和研究执笔和运笔的密切关系。2、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结合作品谈其艺术特色。 关于王羲之的故事有很多,如时间允许可由学生自由讲述,以加深对王羲之的认识。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教师讲授)1、佛教的盛行2、《神灭论》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神灭论》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评价?2、北朝的统治者开凿了哪两座大石窟?石窟雕像有什么特色? 教师讲授1、回顾佛教的传播,讲清魏晋南北朝盛行的原因,危害。2、联系王充,略讲《神灭论》的内容,影响。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佛教,了解我国的政策。4、引导学生分析石窟艺术出现的原因。视频简介两大石窟。 1、理解佛教盛行的原因,体会《神灭论》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2、观看视频,了解大同和云冈两大石窟,记住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3、简单了解宗教、邪教、封建迷信的区别。 宗教、邪教、封建迷信学生很迷茫,这里只能简单介绍,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有新的认识。 精习 见学案 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解决检测与运用问题 板书设计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辉煌的石窟艺术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