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0692

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02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6届,高三
  • cover
新乡许昌平顶山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 ,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 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 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 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得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 能,如同吃饭走路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 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 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汉字,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取决于汉字的连续性及其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 C.汉字是表意文字,很多字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承载历史记忆,有很长的演化传承 D.尽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但汉字之美首先表现为点画组合精妙的“形之美”,其次才是六法造字成就的意蕴美。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