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07602

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实验说课课件 (共17张PPT)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078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淀粉,七年级,生物,北师大,PPT,17张
  • cover
(课件网)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演示实验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 级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 养物质的吸收, P9-P10演 示实验。 一、使用教材 透析袋(需要预处理)、夹子(使用夹子的好处是与线绳比较它能够更容易将透析袋 封装 ,如果使用线绳如果没有封紧很容易导致实验失败)、线绳、烧杯(不宜选择过 大的烧杯,过大烧杯的扩散时间较长,不利于实验现象的展示 ,本次实验选择用 250ml烧杯)、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碘液、尿糖试纸、清水。 二、实验器材 一、透析袋对应人体的小肠内壁 二、透析袋周围的水对应人体内的血液 三、透析袋中的淀粉或葡萄糖对应消化道中的食物 本实验通过建立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像淀粉这样的大分子需被 消化为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教师也应注意解释透析袋模型与消化道真实情况的差异性 (如:细胞是有活性的等)。 三、实验设计思路或创新点 将透析袋的模型与消化系统或细胞的结构建立联系 ,模型中 卵壳膜或者膀胱膜等代替透析袋来进行实验。 好处:生物材料卵壳膜和膀胱膜等比化学材料透析袋更接近概 念本身,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劣势:但是膀胱膜(猪小肚) 在市场难以购买 ,且制备复杂。 而卵壳膜则制备复杂(用盐酸或醋酸处理鸡蛋壳,剥去 卵壳的过程较为费力) 、卵壳膜很薄且强度较弱,容易 被戳破 ,同时卵壳膜的透明度相比透析袋也不具优势 卵壳膜 本实验综合成本、获取难度,易用性以及 材料强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最终选择透析 袋作为半透膜材料。 本实验除了向学生展示葡萄糖能够被人 体直接吸收外,还可制作装有维生素C的 透析袋,用高猛酸钾进行检验,证明除了 葡萄糖以外还有维生素C属于小分子也可 以穿过透析袋。 一、淀粉遇碘变蓝 二、尿糖试纸遇葡萄糖变色 三、淀粉等大分子无法透过透析袋,而葡萄糖等小分子能透过透析袋 四、实验原理 1、了解半透膜的作用———大分子营养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小分 子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半透膜。 2、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形成模型与建 模的科学思维。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细嚼慢咽)。 五、实验教学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邀请一位学生 上台参与实验,能够让演示 实验开展更为流畅 ,同时学 生的参与可以提升实验的真 实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在本实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 省略了淀粉与葡萄糖的装袋过程 ,让课堂 演示实验更为流畅 1、用夹子将透析袋一端封住;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至距顶端3 ~ 5cm ,然后用夹子 将透析袋顶端封住并绑上线绳;用水彻底清洗透析袋外壁 ;将透析袋置于盛有水的 烧杯内,再向烧杯内加入碘液 ,直至淡黄色为止。 2、用夹子将另一个透析袋一端封住;注入葡萄糖溶液至距顶端3~5cm,洗后用夹子 将透析袋顶端封住并绑上线绳;用水彻底清洗透析袋外壁 ;取一装有清水的烧杯, 将尿糖试纸A放入烧杯内清水中蘸一下 ,保留该试纸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将装有 葡萄糖的透析袋置于该盛有水的烧杯内。 3、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步骤1中透析袋及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再取尿糖试 纸B放入步骤2的烧杯内溶液中蘸一下, 比较并记录 A、 B试纸的颜色。 七、实验效果评价 本实验在课堂上操作用时约七到十分钟, 装有淀粉透析袋的烧杯中的水不会显现 蓝色可以验证淀粉无法穿过透析袋进入 烧杯中,但是由于时间过短,透析袋内 的淀粉也未与碘接触变蓝。根据课本描 述以及课上实验的效果来看,在向烧杯 中滴加碘液约20分钟后 ,实验效果达到 最佳,故可在本节课下课前再次向学生 展示实验结果。 七、实验效果评价 用尿糖试纸检验葡萄糖的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