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26372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 课件(共20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56361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PPT,必修,统编,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虞美人 李煜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知人论世。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把握词中的意象。 3.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恨与思乡之苦。 (重点) (难点)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李煜诗文俱佳,词尤负盛名,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悲凉。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认识作者 李煜(937年-978年)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情基调:无限悲哀凄凉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情基调:无限悲哀凄凉 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词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整体感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花在春时为极盛 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结束呢?作者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何时了———乐景什么时候能够休止? “秋月”———月在秋时为最明 写作背景 《虞美人》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结束呢?作者想起哪些往事呢? 李煜降宋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荣耀、地位等等 往事 合作探究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组展示,第四组评价)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回首整首词,词人觉得什么还“在”,什么又“改”了呢?(第二组概括回答)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第三组展示,第五组评价)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组展示,第四组评价) 合作探究1 思念故国 时光流逝 复国无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回首整首词,词人觉得什么还“在”,什么又“改”了呢?(第二组概括回答) 合作探究2 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亡国之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第三组展示,第五组评价) 合作探究3 设问(自问自答)、比喻(以水喻愁) 以水喻愁,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江水奔腾流淌、长流不息,写出愁绪的汹涌浩荡、无穷无尽,充分体现出奔腾感情中的力度和深度。 课堂小结 李煜的这首词发自内心,字字浸血。既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又流露出了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等人所共鸣的情绪,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拓展延伸 在《虞美人》和《声声慢》里都有写到“愁情”,这 两首词的手法和感情有何不同?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